最亮眼的聖馬克大教堂(下) Saint Mark's Cathedral @ Capitol Hill


最亮眼的聖馬克大教堂(上) Saint Mark's Cathedral @ Capitol Hill

3. 教堂內部擺設及配置象徵著什麼?

一走進聖馬克大教堂,你並不會感覺有壓迫感或是有濃濃的「神」味,主教堂的空間感很開放、很自由,就跟他們所相信的價值一樣,然而在講堂旁你依舊可以看到受洗的聖水以及在彩繪玻璃後的那一道十字架(聽說通常彩繪玻璃門不會開,只有特定節日會打開),感覺很舒服,像是回到上帝的懷抱中一樣,見下圖。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玻璃裝飾,
到古老的大教堂,不免俗的通常都會介紹教堂中的彩繪玻璃,
透過光線讓我們感受聖經中的故事,但是聖馬克大教堂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傳統彩繪玻璃,眼中看見的只有感覺很現代的玻璃裝潢,雖然現代又很抽象,然而仍然是代表著基督信仰,四個扇形玻璃分別代表四本福音書,這四扇建構成一個圓,象徵著一神,而一片片在扇形框架中的玻璃,就如同門徒們捍衛著這樣的信仰,扇給大家印象就是風扇,也就是轉動著的風,門徒們相信上帝,拿著四福音書去傳講神的道,讓福音永續傳遞;哈哈!是不是很有意義呢?

根據教堂事工表示,這個玻璃作品是一個當地的藝術家的創作,但是真是抱歉,我沒有記下來他說的那個作者(因為心裡想網路上一定查的到),剛好網路上也找不到,所以無法在進一步跟大家介紹那位作家的創作心得。假如你知道的話,也請留言分享,謝謝!


4. 管風琴 Pipe Organ,不朽的教會音樂代表。
走進每個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好像一定少不了管風琴,
感覺似乎在管風琴的見證下,才能顯現出這座教堂的風采,
是的!管風琴是一種很純粹的宗教(基督信仰)樂器,大約在西元前三世紀的古羅馬開始發展,通常與大教堂或是歌劇院的建築一同興建,幾乎都是手工製造跟組裝,所以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管風琴。台灣最大的管風琴是在國家音樂廳內,想知道管風琴的發聲原理,請點選這裡

聖馬克大教堂裡的管風琴是在1965年開始建造,耗費約當時的十一萬美金,(現在大概是兩百萬)有32英尺高(大約是接近十公尺高),大大小小共有三千九百四十四根音管,越長的音管所發出的聲音越低沈,而又根據音管的材質(木管或銅管)而有所分別;在這裡,幾乎每個月都有管風琴演奏會,假如你想體驗看看那種古老、又充滿變化的音樂感受,建議你不妨來參加一次唷!想知道音樂會時間表可以洽詢教會人員,下面是最近的一次提供給大家:

7/23/10 at 7:30pm
Flentrop Organ Concert - J. Melvin Butler, organist
All-French program including Maurice Durufles Prelude, Adagio & Choral Varie on the Latin hymn tune "Veni Creator"

更多關於聖馬克大教堂的資訊,請瀏覽官方網站

St Mark's Cathedral
1245 10th Avenue East
Seattle, WA 98102-4398
(206) 323-1844